“好评”任务倒逼出“造假”?

生活 来源:腾讯网 2023-08-01 07:35:21

为了完成政务服务“好差评”系统的好评数量,工作人员直接用居民信息填写,这样的“造假”让她怀疑自己工作的意义。

工作人员:6月份强制要求完成300个好评

刘娟(化名)反映,西安市周至县楼观镇有社区居委会、村委会被要求在西安市政务服务“好差评”系统完成“好评任务”。“好评时填写的信息包括居民姓名、身份证号等,同时勾选所办理的事项名称,为了完成任务,我们直接用居民的信息填写。”


【资料图】

“今年5月,接到这个工作要求,有一个西安市政务服务‘好差评’系统的二维码,居民来办完事后,扫码评价。不少居民办完事,一看要填身份证等信息,不愿意填,走了。5月结束后,领导说,因为好评数量少,镇上开会时被批评通报了。”刘娟说,“6月强制要求完成300个好评,我把亲戚朋友同事的信息都填了,还是完不成任务。在领导的要求下,就直接用居民的信息填写。”

7月26日,华商报记者扫开这个二维码,评价界面首行显示“西安政务服务‘好差评’”,接下来要填写“事项名称、受理人员、您的姓名、手机号码、身份证号”;整体满意度分为“非常满意、满意、基本满意、不满意、非常不满意”;评价理由(可多选)包括“一窗受理一次办结、可以先受理后补材料、不用提交证明、可以就近办理、服务热情效率高”,也可以填写文字评价。

记者查看台账:有未成年儿童办理就业困难认定记录

刘娟说,完成好评后,还需要做一本台账,“就是把评价系统里每一条信息填在表格里,以备检查。为了完成‘好评任务’,有的居民信息会重复填,有的我都可以背下来了。”

华商报记者从台账上看到,有事项名称、姓名、身份证号、家庭住址等信息,事项名称又包括有自主创业登记、城乡低收入家庭、就业困难认定。“从有的身份证号看,办事人员只有几岁,但办理的是自主创业登记;还有办事人员是未成年儿童,办理的是就业困难认定,很滑稽!有的是几岁的孩子办高龄补贴。”刘娟说,“这样造假,我每天怀疑自己工作的意义。完全是形式主义。现在是信息时代,万一被居民发现怎么办?另外,居民来办事,反倒不敢让评价,万一给差评怎么办?”

为什么会出现“几岁孩子办理自主创业登记”的情况?华商报记者了解到,在系统里每填一个评价,需要填办理事项,以及办事人员信息,因此就出现了上述台账记录。

刘娟提供了一个排名表,她说这是最近一次镇上开会通报的7月份排名。记者看到,是按照“总评价数”对社区、村委会进行排名的,最高评价数有300多,也有两位数、个位数的,最少的为0。

周至县行政审批服务局:初衷是倒逼提升政务服务

7月26日,华商报记者来到周至县行政审批服务局,监察投诉科王姓科长表示,政务服务“好差评”系统的初衷是希望“一事一评”,希望办事的居民反馈有效评价,可以是好评,也可以是建议,形成闭环,倒逼提升政务服务。为了推动这项工作,周至县给各街镇提出了要求,但不强制,村委会每个工作日完成5条有效评价,社区居委会每个工作日完成15条有效评价,会排名通报,但不进行考核。“有的街镇并不重视,完成情况为0,我们也是没办法。有的街镇可能向下传导的压力比较大,所以出现了这种情况。”他表示,接下来会向上反映这个情况。

另外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表示,本意是需要居民的真实评价,接下来会马上与街镇沟通,督导此事。 华商报记者 石铮

编后

考核指标不能脱离实际

“自主创业”“就业困难”“办高龄补贴”……登记的却是几岁娃娃!为了完成“好评”任务周至县有居委会村委会被逼造假。

原本具有考核、评价意义的“好差评”,不但对工作没有起到促进、监督、评价、考核作用,反而倒逼工作人员弄虚作假。

事情的真实情况是,不少居民办完事后,一看要填身份证等信息,不愿意填。而上边却摊派了“好评任务”,完不成任务就会受到批评。

这里能看出两个问题。一是,所谓的“好差评”评价系统,脱离了实际,没有考虑群众害怕信息泄露、嫌麻烦而不愿评价的现实。二是,评价系统没有征求基层意见,没有从工作实际出发,也没有从工作实效去检验。

上面千条线,下面一根针。所有政策,最后都得靠基层落实,基层工作人员任务的繁重可想而知。上级为了督促落实,掌握进度,进行必要的考核必不可少,但考核需要契合实际,需切实有用,不能为了考核而考核。试想,考核系统出了问题,考核尺度出现差错,对工作的伤害,会有多么巨大。

标签:

免责声明:市场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此文仅供参考,不作买卖依据。

资讯播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