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机确实没用了,至少在民用领域是这样

生活 来源:哔哩哔哩 2023-07-30 17:02:43

这篇本来的题目是《看焦距没用!要看可视角度!》,没想到写到最后,导出了现在这个题目的结论。


【资料图】

以前总觉得那个焦距可视角度表没啥用,焦距嘛,多少毫米,多少毫米,那不是写得清清楚楚,还要可视角度干吗?也不直观。

直到最近,因为心中割舍不下对长焦的执念,想去买一个长焦卡片机,随身带着随身拍,才知道焦距有多骗人!

先是想小而全,就找到了佳能的SX740HS,等效24-960mm的焦距,虽然是1/的底(跟小米13Ultra的长焦一样),但人家是平滑变焦啊,而且960mm,开玩笑呢,当望远镜都够了。

跑到佳能体验店试了试,感觉画质确实一般,但总比手机放大要好一些,都开始问价格了,突发奇想,拿起旁边的G7XM3试了试,1寸的底,等效24-100mm的焦距,那跟960mm能比吗?你别说,拍远处房顶,放大到同样构图,虽然确实不如SX740,但差距是需要放大才可见的,我一下就毛了,赶紧中止购买流程。

现在都佩服我的定力,多年研究相机的功夫没白花啊。

离开佳能体验店,我就直奔索尼体验店。

当时的想法是,各大媒体都推荐黑卡7看来是没错的,1寸底配上等效24-200mm,就是数码变焦,估计都好过SX740了。

不过,不少摄影区博主都做过对比,卡片机跟手机已经没优势了啊,小米的体验店正好在旁边,要不先去小米看看?

说去就去,找到小米13ultra,一试,果然画质满意,就准备换手机了。

从小米店里出来,不放心,又去索尼那边看了看,黑卡7,画质确实不错,但感觉手机也不是不能替代,而且黑卡7那个没手柄的设计,除了双手端着,没有别的握持姿势了,太失败了。

RX10M4倒是很全面,不过那重量,蔡司的镜头里面料估计挺足的,感觉比APS-C的配个旅游头都不轻。

回到家里,总结经验,才明白自己对焦距的理解一直是有问题的,只看焦距数字有很大误导性,大家仔细看一下这张焦距和可视角度对应的图:

就说常用焦段,14mm到24mm,焦距变化了10mm,可视角度却从114度到了84度,变化了30度,所以广角变焦镜头的变焦范围其实是很大的。

24mm到50mm,数字变化了26,但可视角度却从84度到了46度,变化了38度,差不多一半了,佳能最近出了个24-50的套头,这么看还变得不少。

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长焦端,超过100mm,可视角度的变化就很慢了。

70mm到200mm,数字变化了130,可视角度从34度到12度,只变化了22度。

到了超长焦,改变就更慢了。从200mm到600mm,400mm的差别,可视角度从12度变到4度,总共才变了8度。

落实到拍照上,超长焦还有进光不足、空气质量、空气扰动、防抖困难等问题,画质拍出来又是大打折扣,所以,就算打鸟,也不能用太长的焦距,超长焦基本就是为了拍月亮的。

所以,不管是旅游还是日常拍摄,除非你是狗仔队,否则200mm以上的镜头其实意义不大,这么说来黑卡7的焦段其实是很理想的,就是索尼的工业设计给做废了,也难怪佳能的24-240出了之后价格竟然能翻倍。

而且卡片机真的没必要买了,旗舰手机现在的摄影能力足足够了。

就连全画幅,前两天有博主跟手机对比,也被打得不分伯仲,相机真是堪忧了。

唯一能守住的可能就剩大光圈虚化了,但也是眼看要被算法模拟。

这么看,在民用领域,相机确实没什么用处了。

这对摄影爱好者到底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呢,唉。

标签:

免责声明:市场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此文仅供参考,不作买卖依据。

资讯播报